DeepSeek 正在成为”AI 垃圾场”?一个重度用户的担忧

🍉 从自来水到绝望粉的转变
三个月前,我逢人就安利DeepSeek:”这绝对是内容创作者的新杠杆!”现在呢?我是连提都不敢提了——这玩意儿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在互联网垃圾场里翻找腐食的拾荒者。
尤其是上周的遭遇彻底击碎了我的幻想:在写内容策略稿时,我满怀期待地开启联网模式,结果它给我端上来的全是百家号、企鹅号的馊饭剩菜。
🔄 令人作呕的AI生态闭环
1️⃣ 各平台用AI批量生产内容 → 2️⃣ 这些”AI排泄物”被搜索引擎抓取 → 3️⃣ DeepSeek等大模型愉快地吃着这些垃圾 → 4️⃣ 用户用被污染后的AI继续生成内容 → 5️⃣ 新产出的垃圾再次进入循环…
(这就像试图用化粪池的水酿造红酒,再好的酿酒师也无力回天)

🔍 实测数据触目惊心
- 联网测试:搜索”2023内容营销趋势”,前10条结果8条来自内容农场
- 失真实验:用今日头条热榜新闻做测试,AI重写5次后关键数据误差率达47%
- 文风污染:生成内容充斥着”赋能”、”抓手”、”闭环”等大词,活像PR话术生成器

😫 深度用户的痛苦自白
最初爱上DeepSeek是因为它:
✓ 逻辑清晰得像德国机械
✓ 结构完整得让人感动
✓ 语言规范得可以做范文
但现在发现它最大的问题是:
✓ 所有回答都带着令人窒息的”DeepSeek式八股文”味道
✓ 随便给个标题就能吐出2000字废话文学
✓ 已经催生出”伪原创产业链”(某宝搜”AI洗稿”全是这类服务)
🌪️ 正在发生的语义灾难
- 公众号文章越来越像AI写的
- 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像其他AI
- 人类创作者开始模仿AI文风
(这个”恐怖谷效应”正在吞噬中文互联网的表达多样性)
最后更新:
2025年4月3日
还没人哔哔!你可以做第一个~